设计模式-结构型模式

享元模式(Flyweight)

享元模式
意图:运用共享技术有效地支持大量细粒度的对象。
主要解决:在有大量对象时,有可能会造成内存溢出,我们把其中共同的部分抽象出来,如果有相同的业务请求,直接返回在内存中已有的对象,避免重新创建。

代理模式(Proxy)

代理模式意图: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
主要解决:在直接访问对象时带来的问题,比如说:要访问的对象在远程的机器上。在面向对象系统中,有些对象由于某些原因(比如对象创建开销很大,或者某些操作需要安全控制,或者需要进程外的访问),直接访问会给使用者或者系统结构带来很多麻烦,我们可以在访问此对象时加上一个对此对象的访问层。

桥接模式(Bridge)

桥接模式意图:将抽象部分与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都可以独立的变化。
主要解决:在有多种可能会变化的情况下,用继承会造成类爆炸问题,扩展起来不灵活

组合模式(Composite)

组合模式意图: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以表示”部分-整体”的层次结构。组合模式使得用户对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的使用具有一致性。
主要解决:它在我们树型结构的问题中,模糊了简单元素和复杂元素的概念,客户程序可以向处理简单元素一样来处理复杂元素,从而使得客户程序与复杂元素的内部结构解耦。

装饰器模式(Decorator)

装饰器模式意图:动态地给一个对象添加一些额外的职责。就增加功能来说,装饰器模式相比生成子类更为灵活。
主要解决:一般的,我们为了扩展一个类经常使用继承方式实现,由于继承为类引入静态特征,并且随着扩展功能的增多,子类会很膨胀。

适配器模式(Adapter)

适配器模式意图: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适配器模式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
主要解决:主要解决在软件系统中,常常要将一些”现存的对象”放到新的环境中,而新环境要求的接口是现对象不能满足的。

门面模式(Facade)

门面模式
意图:为子系统中的一组接口提供一个一致的界面,外观模式定义了一个高层接口,这个接口使得这一子系统更加容易使用。
主要解决:降低访问复杂系统的内部子系统时的复杂度,简化客户端与之的接口。


 上一篇
设计模式-行为型模式 设计模式-行为型模式
中介者模式(Mediator)意图:用一个中介对象来封装一系列的对象交互,中介者使各对象不需要显式地相互引用,从而使其耦合松散,而且可以独立地改变它们之间的交互。主要解决:对象与对象之间存在大量的关联关系,这样势必会导致系统的结构变得很复
2019-10-13
下一篇 
高性能数据库集群——分库分表 高性能数据库集群——分库分表
作者 陈彩华 文章转载交流请联系 caison@aliyun.com最近学习了阿里资深技术专家李运华的架构设计关于分库分表的教程,颇有收获,总结一下。 本文主要介绍高性能数据库集群分库分表相关理论,基本架构,涉及的复杂度问题以及常见解决方
2019-10-13
  目录